• 
    
  • 新聞

    資訊動態News

    首頁 您當前的位置 : 首 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在你看來,國產機器人發展需要邁過哪些坎兒?

    2021-10-28 15:50:25

    根據GGII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共8.5萬臺,同比增長23.91%,產值規模達到135億元,其中國產占比19%,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預計2017年國產占比有望突破23%。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目前國產機器人市場占比僅有五分之一。那么,想要突破這個數值還需要邁過哪些坎兒?denso機器人代理商帶我們來聽聽市場的聲音。


    聲音一:缺乏終端市場培育

    據業內部分系統集成商指出,由于應用終端對于機器人本體缺乏了解,為了確保產品質量會要求系統集成商在采用本體時選擇名聲較大的國際品牌。以此來看,本土機器人企業在終端的知名度還是較低,缺乏終端市場培育。


    聲音二:核心技術缺失

    據高工產研市場調查發現,目前大部分本體企業在核心技術層面還很缺乏,尤其體現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使用國外零部件進行組裝,然后貼牌生產銷售的現象屢見不鮮,長期來看對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并沒有益處。


    聲音三:低端產能過剩

    “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這個制造業存在的通病,目前也是機器人市場上詬病最多的現象。目前市場處于完全競爭狀態,企業可以自由的進入和退出行業,還需要長期的優勝劣汰來沉淀。


    工業機器人


    聲音四:本體企業綜合性不足

    在記者的采訪調查中發現,目前國內本體企業在生產中的綜合性不足,往往只專注于產品的性能方面,而沒有將著眼點放在產品工藝,以及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上,本體生產企業還是需要把生產的眼光放長遠。


    聲音五:產品不夠因地制宜

    四大家在產品性能方面確實給行業一眾機器人企業樹立了“向前看齊”的標桿,但很多企業卻因此而忽視了需要因地制宜的開發產品和市場。雖然國產機器人起步較晚,但也可以通過滿足市場實際需求來追趕。


    聲音六:國產機器人的集成能力弱

    除了自身,系統集成商能力的強弱從某種程度來說也決定了本體企業的命運。相較于國際巨頭集成商較多、能力較強,國內本體企業在系統集成上的選擇余地并不多。從代理到提供方案是集成商的成長之路,在這一方面,國內本體企業的系統集成商往往缺乏經驗。


    聲音七:產線標準化程度低

    系統集成的本質是非標自動化,可復制性較差,在應用終端的表現是產線的標準化很難達成,這也導致了本體和系統集成難以很好結合。


    聲音八:收款壓力大造成資金周轉難

    現金流對于企業的正常運營非常重要。高工產研調查發現,無論是本體商還是系統集成商,行業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資金周轉困難。如,系統集成商從下單到收工,一般的收款方式是5:3:2,以及3:6:1,收款壓力大造成資金周轉難。


    聲音九:產學研不相匹配

    這一點是制造業的老調重彈,只要是工業制造領域都會涉及產學研結合的話題。在機器人行業,目前研發和專利的申請主要還是集中于學校,雖然也一直在倡導產學研一體化,但在現實中還是有所脫節。


    聲音十:上下游關系密切生產難度大

    上下游關系密切導致相互之間的影響因素復雜,從而造成生產困難。對于集成商來說,需要很好的協調本體與終端,而對于本體來說,也需要對核心零部件和系統集成,以及終端充分了解到位才能更好生產,但目前機器人上下游的整合程度尚且不足。


    近期瀏覽: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97视频_一级 片内射欧美美妇_欧美一级 片内射欧美妇
  •